0551-63830736
0551-63826339
普通本科
2219987088
3519634926
专升本
732661093
1047927018(调剂QQ群)
对口本科
562459687
交通运输(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交通运输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该专业是学校首批招生的本科专业之一,建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设有交通仿真、交通事故鉴定等专业实验室10余个。拥有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智能网联汽车决策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安徽省交通信息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平台,就业率高。
交通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交通工程专业开设于2009年,为省级首批振兴计划建设专业,专业以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为依托,拥有道路工程、工程测量等7个专业重点实验室。与安徽省公路检测研究院等多家省内优质企业共建实习和就业实践基地。培养的学生主要服务于市政工程部门、中铁、中建、工程监理、工程咨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安全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安全工程专业开设于2010年,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是校级一流专业和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专业实验室10余间、安徽省创客实验室1个、安徽省教学团队2个、省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近年来,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20余项。毕业后可在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安全评价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工作。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旺、就业形势好。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开设于2017年,是省内首批开设的轨道类本科专业。教师多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双一流学校。设有轨道交通信号与运行系统等特色实验室。主要培养信号与控制、调度与指挥等专业技术人员,毕业生可在城市轨道交通公司等企业从事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管理、工程设备维护等工作,就业对口度高。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开设于2018年,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为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建设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教科研能力强,建有大数据技术等5间实验室及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近年来,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就业率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于2009年,是省级首批振兴计划建设专业。教师教科研能力强,获省级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余项。拥有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与科大智能、合肥京东方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近年来学生荣获各级各类奖项20余项。毕业生主要在电力公司、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工作。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高。
网络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网络工程专业开设于2012年,拥有省级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创新团队,师资队伍雄厚。建有网络技术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移动互联开发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以及1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几年,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8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毕业后主要从事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安全、管理运维等工作,就业率逐年提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于2008年,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重点实验室、信息化与云服务研究中心、省级示范软件技术实习实训中心,同时设有17间专业实验室。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230余项。学生毕业后,可在IT企业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应用系统集成工程师等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机械电子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开设于2018年,设有机电传动控制、智能制造等专业实验室,采用“光—机—电—信息—控制一体化”多学科交叉的教学融合模式,培养的学生在专业学科竞赛中获奖20余项。与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毕业后可在智能制造、机电控制与自动化、设备管理等方面从事制造、运行、维护及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就业前景好。
车辆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车辆工程专业开设于2020年,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为本专业特色方向,拥有汽车安全环保检测实验室、汽车电气实验室、汽车构造实验室、新能源汽车综合实训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等13个特色实验室,与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江淮钇威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知名汽车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学生在省级和国家级竞赛中获奖50余项。就业前景好。
智慧交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该专业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要求,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等先进技术,立足本土,面向区域,培养适应未来城市的智能网联汽车、交通大数据等交通应用复合型人才。目前建有虚实融合缩尺沙盘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控制等9个实验室,现已与海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三联交通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新能源汽车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该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立足服务安徽省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兴产业发展,培养适应新能源汽车生产、装调、检测等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建有新能源汽车控制、线控底盘技术、新能源充放电系统等实验室,现已与长安汽车、蔚来汽车等知名车企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护理学(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
护理学专业开设于2015年,是校级特色专业,培养具备护理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专业拥有10余家三甲医院实践教学基地和雄厚师资队伍,获批省级教学团队1个、教坛新秀1人。
健康服务与管理(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20年。专业紧跟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培养掌握管理学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公共健康服务能力,能在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保险、健康养老等机构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与多家养老机构及医院签订实习合作协议。
康复治疗学(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
康复治疗学专业开设于2023年,专业紧跟康养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健康养老领域,突出社区康复、运动康复等特色教学,对接各级医疗机构、康复中心、社区康复指导站、运动和健康等相关领域,培养从事康复专业技术服务、教育、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与多家医院和社区康复机构建立合作。
机器人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机器人工程专业开设于2017年,为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建设专业,面向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智慧康养等行业领域,致力于培养掌握机器人技术、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拥有机器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模拟仿真、机器人系统集成及应用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建有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与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机器人研发机构和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并在智慧康养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康养服务中的应用与创新,就业前景广阔。
人工智能(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人工智能专业开设于2020年,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为核心方向,面向智慧康养、智能制造等人工智能应用行业,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产品开发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荣获省级及以上奖项40人次以上,就业形势良好。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于2017年,为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建设专业,聚焦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实践,以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为核心方向,紧密对接健康养老、IT 等智能应用行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智能科学理论基础和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表现出色,荣获多项省级及以上奖项。
物联网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于2016年,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服务于物联网行业,紧密对接中小微企业、医护机构及健康养老产业中涉及物联网技术的相关岗位,并能在适老化智能家居、健康养老产品和智能终端等方面从事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荣获校级一流课程8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于2019年获批并招生,为安徽省新兴产业,聚焦“智能+”、电气工程及健康养老等领域,培养具备电气工程设计与智能控制系统开发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掌握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系统的分析、创新设计及高效运维等技能,适应老年健康与养老环境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能在电力系统、智能制造、新能源、健康养老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运维管理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于2013年,为校级特色专业,拥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坛新秀2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专业教师均具备高级职称。专业建有视觉传达综合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摄影室、校企合作工作室等多个实训室,建成多门线上、线下一流课程,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00余项。本专业拥有省级非遗基地及专业工作室,通过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结合,培养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艺术感知力、创新创业精神和设计实践能力的人才,能从事广告设计、创意策划、品牌设计、界面(UI)设计、用户体验(UX)设计、新媒体设计、包装设计等工作。
环境设计(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
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于2013年,是安徽省级特色(品牌)专业,专任教师硕博比100%。专业紧扣行业需求,积极对接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建有3门省级和4门校级一流课程。建有环境设计专业特色模型设计制作室、雕塑工作室和创意空间设计等多间工作室。本专业以空间设计为核心,将“设计”与“数字创意”深度融合,培养具备环境设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的人才,能从事室内外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会展空间设计、数字建模设计、游戏场景设计等工作。
动画(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
动画专业开设于2011年,为省级一流(品牌)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硕博比100%。动画专业科学融合“艺术”与“技术”核心要素,旨在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动态的视觉形象和故事内容,为电影、电视、电子出版、互联网、移动媒体、游戏等数字媒体行业,培养动画内容创作与创新人才。专业注重实践,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60余项,并与企业共建多个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的专业实习提供良好的保障,近三年,学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数字媒体艺术(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科学与艺术融合方面具备显著特色,通过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培养数字创意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专业教师团队学术背景优越,硕博比例100%,高级职称占比90%。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90余项。专业拥有数字视音频、虚拟现实与三维重建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及2个工作室,建有华东地区最大的虚拟动作捕捉实验基地,学生在校内即可获得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毕业生可从事影视特效制作、动画设计、影视后期剪辑、数字合成、角色建模、场景设计、网页设计、界面(UI)设计、用户体验(UX)设计、新媒体运营、数字内容创作、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科技展示设计等工作。
数字媒体技术(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我校重点培育建设专业,本专业服务于数字媒体技术领域,广泛对接数字创意产业相关企业,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精神,能够在科学/信息可视化、多媒体全栈开发、扩展现实(VR/AR/MR)、数字孪生、游戏设计等数字内容设计领域中进行研究、设计、开发、运维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建有数字视音频及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与三维重建等专业实验室多间,就业前景广阔。
虚拟现实技术(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开设于2024年,专业师资雄厚,结构合理。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虚拟现实基础理论、引擎开发、场景设计、视觉交互等相关技术和技能,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事虚拟现实产品开发、设计、优化、测试和应用等工作,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特质的卓越应用人才。建有动作捕捉实验室、虚拟现实与三维重建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与多家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就业前景好。
市场营销(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
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于2009年,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建设有省级教学团队,现有博士2人,教授2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比70%,拥有省级线上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省级专业评估综合评价为B+。该专业按“导师制+实战化”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数智化市场营销人才,学生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60余项,毕业生广泛从事网络营销、大数据营销、新媒体运营、市场调研与咨询、营销策划等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8%。
会计学(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
会计学专业开设于2011年,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有高水平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任课教师多毕业于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与用友新道、网中网等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拥有会计云平台实验室、会计信息化实验室等10余间现代化实验室。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百余项,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近几年毕业生平均就业去向落实率95%以上。
会计学(校企合作)(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
会计学(校企合作)于2020年开始招生,是学校为满足新信息技术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对智能会计人才需要而设立的会计学新方向,培养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及其他组织胜任共享财务、业务财务、管理会计、财务服务等相关的智能财务会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该专业方向的设立是我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果,校企师资协同培养,力量雄厚,共建会计云平台实验室、会计信息化等现代化实验室,与用友新道等企业长期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
财务管理(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
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于2010年,是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教科研成果丰硕。首轮省级专业评价结果在安徽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建有数据分析实验室、投资分析实验室等10余间专业实验室和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毕业生主要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多数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财务和会计工作,部分毕业生进入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
物流管理(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
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13年,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业的立体仓库、物流沙盘和多种模拟教学软件,与国内知名的物流企业长期共建物流实习实践基地,学生毕业后多服务于大中型物流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物流运营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供应链方案设计与管理等工作。该专业就业面广、就业率高,平均就业率在97.5%以上。
电子商务(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
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于2015年,是我校重点培育与建设的专业之一。该专业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学与科研团队,配备专业的实验机房和教学软件,采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电商人才。学生在历年电子商务“三创赛”以及其他各类省级赛事中获得多项大奖。毕业生主要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新媒体营销推广、电子政务规划与推广等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数字经济(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
数字经济专业开设于2024年,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博士3人。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提升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产业数字化规划与建设能力。专业教学设施齐全,产教融合深入,旨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数智一体化的数字经济人才。毕业生可以在中小企业数字经济部门、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从事数字经济相关的经济分析、行业管理、数字经济标准化和数字治理等工作。
经济与金融(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
经济与金融专业开设于2014年,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拥有创新创业综合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与国元证券等多家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在各类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近30余项,毕业生能在各类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市场咨询服务机构等经济与金融机构、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从事金融与经纪服务以及市场咨询服务等相关工作。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于2010年,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振兴计划建设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本专业聚焦外贸发展新业态,融入大数据营销新理念,坚持“链接共生”和“四知四能”的人才培养特色,就业面向中小微外贸公司或相关涉外企业、生产型外贸制造企业、报关公司、跨境电商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物流公司。目前已经与省内外相关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保障高质量就业。
电子信息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硕士学位建设点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师资力量强,副教授以上占比65%,现有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优秀教师2人,拥有专业实验室14个,校外实习基地4个。近三年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30余项,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信息有关的科技公司、企事业单位,对口就业率较高。
通信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通信工程专业开设于2011年,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该专业教师多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现有省校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3人,副高及以上占比60%,双能型教师占比75%。拥有移动与光纤通信、移动网规划与优化等专业实验室,与多家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在各类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30余项,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通信工程相关生产商和运营商等企事业单位,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达98%以上。
自动化(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自动化专业开设于2012年,是省级新工科建设专业。拥有省级教坛新秀3人,校级优秀教师5人,副高及以上占比超过75%,双能型教师占比80%以上,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15余项。拥有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自动化现场总线实训实验室等8个专业实验室,与科大智能等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3个。近三年学生在各类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30余项,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应用领域。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去向落实率高达95%以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于2011年,是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级一流专业,拥有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80%,拥有省、校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各1个。率先试行“赛课融合”教学改革,竞赛覆盖面超90%。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00余项,毕业生主要从事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作,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智能制造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开设于2023年,是我校重点培育建设的专业之一,主要培养智能制造系统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多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高级职称占比60%以上。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机电传动控制实验室等,与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毕业生可在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维护与管理等方面从事制造、运行、维护及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
软件工程(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
软件工程专业开设于2017年,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本专业师资结构合理,博士、副高及以上占比60%,现有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3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建有软件工程综合实验、省级软件实训中心等专业实验室。与安徽声讯等多家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20余项。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软件开发、应用和管理部门,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6%。
英语(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
英语专业开设于2008年,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1支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近三年,英语专业学生学科竞赛覆盖率达100%,获省级以上奖项498项。数百名学生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毕业生广泛对接涉外、管理、教育等岗位。
日语(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
日语专业开设于2008年,为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专业、安徽省日语教学研究会和外文学会日语分会会长单位,是“日本语能力考试”安徽省唯一考点单位。专业教师具有日本留学或工作经历的占50%以上,专业学生赴日交换、留学、实习、工作占比近50%。毕业生广泛对接外事、经贸、翻译、教育、中日文化交流等岗位。
商务英语(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
商务英语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建设专业。与多家长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公司、外资企业单位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毕业生能在相关领域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贸、电商、管理及教育培训等工作。
翻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
翻译专业为硕士学位建设点专业,拥有省级英语翻译教学团队,建有同声传译/口笔译综合实训室等多功能教学平台和大型翻译资料库。专业以“技术导向,应用翻译服务地方”为特色优势,为涉外行业口笔译语言服务、国际交流、教育培训、相关企事业单位等提供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聚焦培养兼具扎实中文功底与跨文化素养,且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文科”人才。毕业生能广泛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宣传,在各级学校及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培训,在新闻出版及新媒体行业从事撰稿、编辑等工作。在考公、考编及考研等选择上优势较为显著。